考察识别干部,功夫要下在平时。对公务员队伍的管理,也应强化平时考核,把握好三个问题,即“怎么考”“考什么”与“如何用”。
平时考核“怎么考”,需要破解如何评价公务员日常表现这个“操作困境”。笔者认为必须做到“三结合”:即工作成效与领导评价相结合,提高公务员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,使个人的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单位总体目标的实现;工作记实与群众评价相结合,通过晒出工作量、挂出成绩单,让周围同事和群众看个明白,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;技术支撑和扁平管理相结合,主动运用现代网络技术,开发建立公务员考核信息管理系统,让单位领导、部门负责人,都能随时查看、汇总和指导公务员的日常工作,打造扁平化、便捷化的管理架构。
平时考核“考什么”,要有的放矢,以绩效为重点做到“三并重”:“质”与“量”并重,正确区分不同职位之间的业务在量与质上的差异性,从“工作完成情况”和“工作完成质量”两方面印证评鉴,确保考核客观、公正和准确;“个性”与“共性”并重,鼓励和倡导各部门在实施共性考核要求的基础上,结合工作实际,合理设定考核要素、完善量化指标,形成统分结合的考核内容;“正向指标”与“反向指标”并重,把便于量化和处于动态变更中的“能、勤、绩”设定为正向考核指标,把短期不好量化和平时波动较少的“德、廉”设定为反向考核指标,以季度或半年度为跨度,从侧面佐证日常正向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,使考核结果更具科学性、系统性。
考核结果“如何用”,应发挥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,重点做到“三挂钩”:将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、评先评优挂钩,既看公务员日常表现,也重年度任务的完成情况,避免日常“放羊式管理”、年终“捞鱼式”考评的弊端,做到过程管控、合理考评、奖优罚劣;将平时考核与公务员培养锻炼挂钩,根据日常考核中反映出的问题,按照“缺什么补什么”的原则,有针对性地加强公务员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,提升公务员队伍的能力素质;将平时考核与选拔任用挂钩,对在平时考核中一贯表现优秀、领导评价和群众评价比较高、多年工作绩效突出的公务员,及时列入后备干部重点培养,从而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,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政治生态。 |